
社交沟通课自闭症? 自闭症的社交训练?
1岁半的孩子得了自闭症的症状是什么呢?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九个月大后才开始发出咿呀声。 一周岁后仍无语言能力,且不进行交流性动作。 十个月大后还不能说出第一个词。 经常重复相同的动作。 不与人进行眼神交流,包括父母。 当注视父母或照顾者时,没有愉快的反应。 经常哭闹不安。 喜欢独自玩耍,不愿与他人分享。
缺乏眼神交流,对他人表情或情绪反应较少。对父母或同伴的互动(如躲猫猫、模仿动作)兴趣低。较少主动分享快乐(如指向感兴趣的物品给父母看)。 语言与沟通异常 语言发育迟缓(如2岁仍无有意义词汇)。重复他人话语(仿说)或自言自语,内容可能无实际意义。难以用肢体语言(如点头、摇头)表达需求。
语言障碍:在五个月大时,如果孩子无法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长大后也很难开口说话,即使会说话也愿意用手势替代,这可能是语言障碍的表现。 情感交流障碍:婴儿时期不喜欢亲近父母,不依赖父母的怀抱,即使父母逗他开心,他也只是眼神空洞地看着,没有眼神交流,没有情感回馈。
自闭症儿童有哪些症状 孤独离群,沉迷自我,交际困难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
浅谈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及干预
”自闭症儿童在这方面与正常儿童对游戏的渴望可谓是大相径庭,故此培养他们喜欢游戏,热爱游戏、懂得怎样玩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步做好了,能使自闭症儿童更快的适应群体、更好的融入集体的环境中去,也将大大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激发出他们对于他人的需求。游戏能力训练也分为两个方面:独立游戏能力和社会游戏能力。
社交困难是自闭症儿童最突出的核心障碍之一,使他们难以融入群体生活。因此,要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社交障碍,提高他们融入集体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是走出孤独的前提和保证。
规划和坚持生活习惯,包括每日时间表和任务清单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跟自己的规律。 鼓励孩子参与有益且能引起兴趣的活动,例如音乐、绘画、体育、社交和知识类等活动。 制定行为规则,并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理解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哪些是合适的。
自闭症社交训练
1、”再给孩子喝牛奶。如果孩子说出“奶”或“牛奶”“喝牛奶”,则立即给予满足。 (将一个简单需求满足变成数个回合的交流训练)孩子在骑玩具车前行,爸爸伸出手阻止骑车前行,孩子会发出声音(不管什么声音),于是爸爸就抬起手,小车可以继续前行。
2、帮助孩子不断地提高认识能力 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客观环境中的人和事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认识到自己与上述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3、在孩子的“看指应说”有一定的改善后,我们就可以逐渐进入到自闭症儿童社交发展阶梯第二级。 这一阶段是被动交往、功利性互动初期,适合居家干预,也适合机构干预。 共同注意是指通过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目光追随、手势和指向的方式,分享所看到的物体或事件的活动和能力。
4、自闭症社交训练内容如下:训练接纳亲近的程度。与人接触:玩接触身体游戏,亲吻别人。与物件接触:引导儿童把弄玩具。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亲近:父母观察自闭症儿童较容易与哪些人接触及接触身体的部位是哪些,然后让儿童慢慢适应,再逐渐接触不同的人及身体的不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