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金生

管理课程30讲? 管理课视频?

金生 今天 34
管理课程30讲? 管理课视频?摘要: 梁宁-产品思维30讲-要点记录1、同理心(5讲)满足、愉悦、不爽 产品需满足需求,不满足则产生不爽,长期需求被突然满足则产生爽感。优秀产品能敏锐地感知用户需求,不能容忍不满足,主...

梁宁-产品思维30讲-要点记录

1、同理心(5讲)满足、愉悦、不爽 产品需满足需求,不满足则产生不爽,长期需求被突然满足则产生爽感。优秀产品能敏锐地感知用户需求,不能容忍不满足,主动优化以实现自我满足。愤怒、恐惧 愤怒源于边界被侵犯,恐惧是动力,是痛点。产品设计应直面用户的恐惧,帮助用户抵御。

2、基础情绪与产品设计 满足是衡量尺度:产品设计的本质服务人,让用户得到满足。要思考如何引导用户从低层次需求满足迈向更高层次需求。 愤怒与愉悦:愤怒代表边界被侵犯,产品应避免触发用户愤怒,而应追求让用户愉悦或帮助他们抵御恐惧。

3、对于情绪的作用,我之前的唯一认知是:当我愤怒后,我会更加努力。但在《产品思维30讲》中,我了解到愉悦与不满的情绪的作用:可以衡量一个产品是否到位;可以衡量你和一个人关系;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天分和命运。

4、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5、对一个产品的使用,对一个人的关系,持续受到确定感的反馈,就会觉得安全,觉得可以依赖。如果突然变得不确定,就会有被伤害的感觉。 这也是网站不要轻易改版的原因。 做你内心有确定感的事,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汤君健.给中层管理课.30讲》

中层管理要转换工作界面 通常你被提拔,是因为你业绩好。但成为中层之后,你过去的经验可能没用了,甚至成了你的掣肘。问题就出在“中层”这两个字上。什么叫“中层管理者”?你不是普通员工、基层管理者,也不是决策层、高层管理者。你是“管理者的管理者”。

《汤君健.给中层的管理课.30讲》首先谢谢兄向我推荐这门课程,他看到我不足的地方,之前我对管理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也没有更加清晰对未来仓库规划。下面我简单分享学习心得

面对不服管的下属,中层管理者可以遵循立规矩的“四步法”:1)通过定好“保险丝”,2)对齐标准,3)让团队公开承诺,4)调整队伍,这四个步骤,中层管理者能够用最少的成本快速地在团队中树立威信,为不久之后的冲锋业绩做好人员准备

想成为一名合格高管,中层一定要从职能思维转变成商业思维,用三步打破部门墙:第一步,非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要搞清楚公司业务的价值驱动因子都有哪些。第二步,业务部门负责人,要学会找出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联合KPI。第三步,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要制定部门间的记分卡,并做季度回顾

面对不服管的下属,我和你分享了中层管理者立规矩的“四步法”:通过定好“保险丝”、对齐标准、让团队公开承诺、调整队伍,这四个步骤,中层管理者能够用最少的成本,快速地在团队中树立威信,为不久之后的冲锋业绩做好人员的准备。

做好这六个关键时刻的工作,就能够避免新员工的不适应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产生业绩。 如果,你要选一本符合你管理理念职场书籍

汤君健·给中层的管理课30讲【01-16】

面对不服管的下属,中层管理者可以遵循立规矩的“四步法”:1)通过定好“保险丝”,2)对齐标准,3)让团队公开承诺,4)调整队伍,这四个步骤,中层管理者能够用最少的成本,快速地在团队中树立威信,为不久之后的冲锋业绩做好人员的准备。本课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1)如何调整组织架构:组织架构调整要以客户中心

中层管理要转换工作界面 通常你被提拔,是因为你业绩好。但成为中层之后,你过去的经验可能没用了,甚至成了你的掣肘。问题就出在“中层”这两个字上。什么叫“中层管理者”?你不是普通员工、基层管理者,也不是决策层、高层管理者。你是“管理者的管理者”。

学完的收获不同时期,需要不同角色转变和自我提升,给团队制定清晰地流程,让团队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团队,培养更多人才,让团队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擅长的,看到晋升的机会,自己进阶成为合格中层管理者。学习的理由:中层仿佛是夹心层,上级只给个大方向,自己就得带队造出一艘火箭。

M-指标,是定量地把策略实现的过程描述出来。根据“SMART”的原则进行具体、可测量的描述,定义清楚何时、何人为这个指标负责。定期给自己制定一张“管理日历表”,把各种管理动作,锁进日历里,通过管理时间掌握收放自如的管理节奏。

你真的懂你的情绪吗?--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一)

对于情绪的作用,我之前的唯一认知是:当我愤怒后,我会更加努力。但在《产品思维30讲》中,我了解到愉悦与不满的情绪的作用:可以衡量一个产品是否到位;可以衡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天分和命运。愤怒本质上也是一种恐惧,恐惧情绪的作用:恐惧是边界;恐惧是动力;恐惧是痛点。

如果你的产品使用对象是一个个体,那你必须抛开对个体角色化的刻板想象,而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鲜活的人做用户研究。 如果你在给一个特定的集体做产品,那么你应该充分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记忆核心观念。 07 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梁宁觉得: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感知,在已有的结论上建立新观点。

管理课程30讲? 管理课视频?

最近在得到APP刷了一遍”中关村第一才女“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干货颇多。下面整理了第一模块:同理心的核心知识内容。看完以后你将知道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如何正确观察你的用户和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产品经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